《中华保健医学杂志》
定位: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8寸,胫骨前缘外二横指(中指)处。
(3)睡觉之前不饮酒,不喝浓茶;日常要多锻炼身体,多做运动,科学控制体重。
打呼噜其实就是气行不畅。气的作用是推动血行,带动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。气行不畅,血就不能畅行,时间一久,体内就会有瘀。所以就会出现腺样体肥大、扁桃体肿大,堵塞气道的情况。这都是呼吸系统病位最浅的问题,但都跟家长长期的喂养习惯相关。
材料:山楂40g,陈皮10g,红糖适量。
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也爱打呼噜?
中医如何认识打呼噜?
1、代茶饮——山楂陈皮汤
如何防治打呼噜
打呼在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有所记录,称之为鼾眠症,“鼾”者,鼻息有声也,鼾眠又称“鼻鼾”“打鼾”“息有音”。
【来源:本文内容综合自广东省中医院、许尤佳育儿、悦读中医、中国中药杂志】
古代文献如《内经·素问·逆调论》“不得卧而息有音者,是阳明之逆也……”;《伤寒论》“风温为病,脉阴阳具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,鼻息必鼾……”;《诸病源候论》“鼾眠者,眠里喉咽间有声也……”等都有生动记载,对鼾眠症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。
(1)在食物的选择上,要以纯天然食物为主,尽量防止食用人工合成的食物,多食鲜蔬水果,少食肥甘厚味,忌食辛热之品,如韭菜、羊肉、鸡肉、八角茴香、丁香、胡椒等。此外,姜、葱、辣椒等也应少食,因为这些都归于辛辣之品,会助湿生热,加重打呼噜的症状。
影响气行不畅的主要原因,就是积滞和痰湿。积滞,就是要提高脾的消化能力,痰湿也是靠脾的运化。所以要解决气行不畅,一方面不要再增加积的机会,一方面要加强脾胃功能。这两点做好了,孩子也就不打呼了。
如果孩子长期打呼噜,已经检查出腺样体肥大或者扁桃体肥大,医生已经建议要手术切除了,家长可以带孩子咨询专业的中医生进行调理。孩子用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。
打呼噜(医学术语为鼾症、打鼾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)在生活中实属寻常。有人认为打呼噜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;也有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。究竟打呼噜于身体而言是利是弊,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。
2、穴位按摩
中医药治疗一般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,以益气健脾、豁痰开窍、活血化瘀、疏利气机为基本法则。痰湿者可用陈夏六君子汤加减,血瘀或痰瘀则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,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。中医外治有扁桃体烙治或啄治法、针灸、穴位埋线疗法等治疗,对轻度的扁桃体肥大、软腭松弛等有较好疗效,且操作安全、简单易行。
3. 改变生活习惯
为什么胖人爱打呼噜?
足三里
日常可以按摩一些化湿祛痰、健脾强身的穴位,如三阴交、丰隆、足三里等穴位。
定位: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处。
具体的做法,就是破滞气,益脾胃。
瘀会阻碍气血的畅行,更会阻碍新血的生成。时间久了,身体各部分的营养物质输送不到位,孩子就会表现为不长肉、不长个,甚至生长发育跟不上。血不能上供于脑,就会导致脑缺氧,影响智力发育;血不能上容于面,孩子的面色就会发黄、黯淡没有光泽;打呼噜还影响孩子颜值,孩子的骨骼柔软,没有定型,打呼噜长期张口呼吸,嘴巴不合拢会造成面部骨骼发育畸形,影响孩子面容。
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尤佳教授解释:肺司呼吸,开窍于鼻。肺有病,首先就会体现在鼻子上。如果肺功能正常,呼吸就会顺畅,就不会打呼噜。肺,就是呼吸系统。孩子老是打鼾,就要从呼吸系统上找问题。
【来源: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】
(2)选择软硬适中的枕头,并且枕头不要太高。睡觉的时候尽量侧卧,避免或减少仰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