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苏州市区富郎中巷一个民营广告公司的操作间,藏着一个极为壮观的“美术馆”。 绕着楼梯上到二楼,探入小小的门后,才发现看似不起眼的仓库,却是别有洞天。无论是墙面或是房间角落满满的都是精美的油画和水彩画,山水、风景、静物、人物……色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。 西面一整墙陈列着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、毛泽东、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肖像,其中一幅取名为“走向和平”的习近平总书记巨幅半身肖像更是惟妙惟肖,画中人物神形兼备,细看笔触清晰可辨。 这些画都出自苏州市美术协会会员笔尖。方保健,或许并不能称得上是有名的画家,他定义自己只是个极爱绘画的美术爱好者。 童年的幸运,埋下艺术的种子 今年正逢花甲之年的方保健是一位“退役”多年的美术工作者。不善言辞的他多年来凭着手中的一支的画笔,记录生活、铭记感动,通过艺术语言传递着美好。 绘画究竟跟随了自己多少年,方保健也说不清,只知道绘画的种子很早就在他心底埋下了。从记事起,方保健就喜欢看在人民商场当美工的父亲创作橱窗广告画,从小就对色彩、构图、明暗特别敏感。稍大一些,他喜欢上收集各种连环画和电影画报,一有空就照着临摹各种图案并涂上颜色。 方保健的童年是幸运的,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画画的兴趣和天赋,便尽力满足他的所需,经常手把手指点他绘画技巧。每天将绘画当成游戏的方保健,笔下的功力不知不觉在进步,十几岁时他俨然已是绘画好手,有时父亲手上任务多忙不过来,他就拿起画笔替父亲画,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分别。 骄傲的画笔,绘制电影海报成就一代人记忆 高中毕业后,方保健被分配进烟酒公司中心店担任美工,专门负责为公司下属的41家商店绘制广告。是金子总会发光,半年之后他就被苏州大光明电影院看中,经过考试进入公司成为一名美术员。从此,方保健便开始了创作电影海报的生涯。在他印象中,自己绘制电影海报已有26年。 为了画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海报,他投入大量时间研究电影艺术和中西方各种绘画技法,精益求精不惜几易其稿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电脑制作海报尚未成气候,电影院前宣传的海报都是手绘版的,现如今已成为70、80后的记忆了。而当年大光明影院大多电影的宣传海报都出自方保健之手,有《烈火金钢》、《南北少林》、《神丐》、《决战紫禁之巅》、《红高粱》、《刮痧》…… 凭借出色的设计和画工,方保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次,省级奖项2次,市级荣誉多到如今已经无法统计,只有抽屉里厚厚一沓大红奖状铭记着他一路走来留下的坚实足迹。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,电脑设计代替手工绘画已成为必然趋势,画笔、颜料渐渐退出了海报制作的历史舞台。在2004年,随着电影公司改制,方保健成为了千千万万下岗职工中的一员,失去了相伴自己整整17年的美术事业和稳定的经济来源。 但为了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和身体虚弱的的妻子,家中顶梁柱的方保健只得搁下画笔,放下爱好,四处赚钱补贴家用,好在没多久他便在一所民营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,生活的压力得以缓解。 重拾爱好,记录时代传递美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,方保健重拾画笔的念头不断从脑海里跳出来。2014年的一天,忙完工作后,他终于趁办公室没人练起了素描。虽然不愿别人知道,但几次下来,老板和同事们还是发现了他的这个小秘密。 看方保健工作勤勉踏实,又如此喜爱绘画,老板也颇为感动,特地把公司一处僻静角落给他作画室。平时只要一忙完手头工作,方保健就立马来到画板前,拿起画笔沉浸在色彩的世界里,即便周末和节假日,他也总是一头扎进公司里的这间“画室”,一呆就是一整天。 渐渐同事们才知道,平时不声不响的方老师傅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。慢慢地,方保健的名声渐渐传开了,有人想拜师学艺,有人想出高价求购他的作品,然而方保健对此却看得很淡,只是一门心思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。“我创作不是为挣钱,只是为了‘富心’。”他说。 在方保健的作品中,人物肖像画数量最多,其中“红色”主题的伟人肖像画得尤其精美。最大的两幅画作面积超过五平米。“作为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,党的教育始终印在我灵魂的深处,每当想起这些我就感到莫名的感动。” 方保健说,闲暇时他也会通过上网、看报纸了解时事,十八大以来,中央推动改革的力度非常大,这些年政治越来越清明,社会越来越公平,作为普通百姓他由衷高兴,于是从去年开始就拿起了笔,想把这份感动记录下来。 方保健至今不愿将自己的画以金钱的方式出售,在他看来,“如果画作为市场而产生,那性质就变了,不再纯粹。作品成套路,自己成一台为了钱的复印机。作品没有创造力,也没有生命力。” 画匠到画家,六十岁开始的转型升级 吴冠中曾说:“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,大部分是画匠,为了发表作品,为了名利,忙于生存,已经不再钻研了,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。” 绘画是一门专业技能,讲究技法,但的确,会画画的人并不能都称之为画家。称之为画家的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,而且要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,只会画画而没有创作的只能称之为画匠。 今年步入六十岁的方保健告诉记者,自己不甘心只做一名画匠,从现在开始自己要转型,向艺术性迈进,做一名真正的画家。现如今已是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的他认为无论何时转型都不晚。 所谓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画面应该与情感有交汇融合。“绘画,不能离形与色,离形与色,即无绘画矣。”在方保健的作品中,透露着他特有的生活态度。闲适、积极、愉悦、向上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他的艺术风格,也反应他此时的生活状态、人生观价值观和美学思想。 艺术来源于生活,生活的点滴总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灵感。 方保健坦言,在创作艺术作品时,自己把理解生活自然的情和景的交融,而发掘出来的最深的情表现在画上。“这就是我作画的意境,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不但有技巧,更有思想的画家,能够留下作品,而不是产品。所以在我看来即使六十岁,转型也不晚!” 对国家始终充满信心的的方保健表示,只要还拿得动画笔,他就要用绘画表达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,通过艺术把正能量传递开来。 在苏州市区富郎中巷一个民营广告公司的操作间,藏着一个极为壮观的“美术馆”。 绕着楼梯上到二楼,探入小小的门后,才发现看似不起眼的仓库,却是别有洞天。无论是墙面或是房间角落满满的都是精美的油画和水彩画,山水、风景、静物、人物……色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。 西面一整墙陈列着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、毛泽东、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肖像,其中一幅取名为“走向和平”的习近平总书记巨幅半身肖像更是惟妙惟肖,画中人物神形兼备,细看笔触清晰可辨。 这些画都出自苏州市美术协会会员笔尖。方保健,或许并不能称得上是有名的画家,他定义自己只是个极爱绘画的美术爱好者。 童年的幸运,埋下艺术的种子 今年正逢花甲之年的方保健是一位“退役”多年的美术工作者。不善言辞的他多年来凭着手中的一支的画笔,记录生活、铭记感动,通过艺术语言传递着美好。 绘画究竟跟随了自己多少年,方保健也说不清,只知道绘画的种子很早就在他心底埋下了。从记事起,方保健就喜欢看在人民商场当美工的父亲创作橱窗广告画,从小就对色彩、构图、明暗特别敏感。稍大一些,他喜欢上收集各种连环画和电影画报,一有空就照着临摹各种图案并涂上颜色。 方保健的童年是幸运的,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画画的兴趣和天赋,便尽力满足他的所需,经常手把手指点他绘画技巧。每天将绘画当成游戏的方保健,笔下的功力不知不觉在进步,十几岁时他俨然已是绘画好手,有时父亲手上任务多忙不过来,他就拿起画笔替父亲画,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分别。 骄傲的画笔,绘制电影海报成就一代人记忆 高中毕业后,方保健被分配进烟酒公司中心店担任美工,专门负责为公司下属的41家商店绘制广告。是金子总会发光,半年之后他就被苏州大光明电影院看中,经过考试进入公司成为一名美术员。从此,方保健便开始了创作电影海报的生涯。在他印象中,自己绘制电影海报已有26年。 为了画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海报,他投入大量时间研究电影艺术和中西方各种绘画技法,精益求精不惜几易其稿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电脑制作海报尚未成气候,电影院前宣传的海报都是手绘版的,现如今已成为70、80后的记忆了。而当年大光明影院大多电影的宣传海报都出自方保健之手,有《烈火金钢》、《南北少林》、《神丐》、《决战紫禁之巅》、《红高粱》、《刮痧》…… 凭借出色的设计和画工,方保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次,省级奖项2次,市级荣誉多到如今已经无法统计,只有抽屉里厚厚一沓大红奖状铭记着他一路走来留下的坚实足迹。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,电脑设计代替手工绘画已成为必然趋势,画笔、颜料渐渐退出了海报制作的历史舞台。在2004年,随着电影公司改制,方保健成为了千千万万下岗职工中的一员,失去了相伴自己整整17年的美术事业和稳定的经济来源。 但为了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和身体虚弱的的妻子,家中顶梁柱的方保健只得搁下画笔,放下爱好,四处赚钱补贴家用,好在没多久他便在一所民营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,生活的压力得以缓解。 重拾爱好,记录时代传递美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,方保健重拾画笔的念头不断从脑海里跳出来。2014年的一天,忙完工作后,他终于趁办公室没人练起了素描。虽然不愿别人知道,但几次下来,老板和同事们还是发现了他的这个小秘密。 看方保健工作勤勉踏实,又如此喜爱绘画,老板也颇为感动,特地把公司一处僻静角落给他作画室。平时只要一忙完手头工作,方保健就立马来到画板前,拿起画笔沉浸在色彩的世界里,即便周末和节假日,他也总是一头扎进公司里的这间“画室”,一呆就是一整天。 渐渐同事们才知道,平时不声不响的方老师傅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。慢慢地,方保健的名声渐渐传开了,有人想拜师学艺,有人想出高价求购他的作品,然而方保健对此却看得很淡,只是一门心思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。“我创作不是为挣钱,只是为了‘富心’。”他说。 在方保健的作品中,人物肖像画数量最多,其中“红色”主题的伟人肖像画得尤其精美。最大的两幅画作面积超过五平米。“作为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,党的教育始终印在我灵魂的深处,每当想起这些我就感到莫名的感动。” 方保健说,闲暇时他也会通过上网、看报纸了解时事,十八大以来,中央推动改革的力度非常大,这些年政治越来越清明,社会越来越公平,作为普通百姓他由衷高兴,于是从去年开始就拿起了笔,想把这份感动记录下来。 方保健至今不愿将自己的画以金钱的方式出售,在他看来,“如果画作为市场而产生,那性质就变了,不再纯粹。作品成套路,自己成一台为了钱的复印机。作品没有创造力,也没有生命力。” 画匠到画家,六十岁开始的转型升级 吴冠中曾说:“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,大部分是画匠,为了发表作品,为了名利,忙于生存,已经不再钻研了,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。” 绘画是一门专业技能,讲究技法,但的确,会画画的人并不能都称之为画家。称之为画家的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,而且要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,只会画画而没有创作的只能称之为画匠。 今年步入六十岁的方保健告诉记者,自己不甘心只做一名画匠,从现在开始自己要转型,向艺术性迈进,做一名真正的画家。现如今已是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的他认为无论何时转型都不晚。 所谓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画面应该与情感有交汇融合。“绘画,不能离形与色,离形与色,即无绘画矣。”在方保健的作品中,透露着他特有的生活态度。闲适、积极、愉悦、向上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他的艺术风格,也反应他此时的生活状态、人生观价值观和美学思想。 艺术来源于生活,生活的点滴总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灵感。 方保健坦言,在创作艺术作品时,自己把理解生活自然的情和景的交融,而发掘出来的最深的情表现在画上。“这就是我作画的意境,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不但有技巧,更有思想的画家,能够留下作品,而不是产品。所以在我看来即使六十岁,转型也不晚!” 对国家始终充满信心的的方保健表示,只要还拿得动画笔,他就要用绘画表达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,通过艺术把正能量传递开来。